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很多企業的庫存數據都還不準,盡管有些人要打腫臉來充胖子。手工模式下的庫存數據最缺乏科學的依據,很多時候僅僅依賴盤點來驗證,更談不上什么庫存成本分析,庫存周轉率分析,安全庫存量分析,供應鏈管理優化。這些上了ERP系統通常都能解決。可是,上了ERP系統,庫存數據準確了嗎?如果庫存數據還是不準確,那么分析這些數據和指標又有什么意義呢?這里,我也想澄清一點,所謂庫存數據準確的概念是,帳實相符,帳帳一致。什么叫帳實相符呢?就是ERP系統的庫存帳和實物盤點的帳一致。什么叫帳帳一致呢?就是總帳科目帳與庫存明細帳一致,財務帳和庫存臺帳一致。現在再回頭想想吧,庫存準據準確了沒有?
- 計量單位的不一致造成帳務與實物的差異。在很多企業甚至很多行業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銅條的比重,采購銅條通常得按公斤,ERP系統里的BOM的用量當然也按標準的公斤來限額使用。影響帳務與實物的差異最主要還是銅條的比重,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銅的密度,熱漲冷縮等外界環境都會造成計量偏差。要控制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每次采購的銅條比重是絕對不可能一致的。再進一步說,要是生產企業不想進行切割,需要按長度單位來計量,問題就更多了。另外,還有化學品等等一類的物料都存在這個問題。
- 損耗造成車間庫存。車間庫存在許許多多的企業里非常常見,有人說我公司車間里沒有庫存,只能說明你的行業不一樣。生產部總是會藏一些庫存起來的,用生產部的人的話說,以防備用,不然那天要補料是多么麻煩的事。可是一旦有車間庫存,恐怕倉庫的保管員就麻煩了,那個記的帳就要打結了。很多企業的技術部都沒有辦法控制好損耗,損耗多了不行,生產部多出材料來了,損耗少了不行,生產部整天圍著你補料,可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
- 挪單現象。這種現象可能在很多企業少一些,但也是很常見。有些企業的生產部有些訂單超額了,為了省去麻煩或掩蓋什么,只好去挪單,就是把這個訂單的物料挪到另一個訂單上生產,長此以往,只怕連挪單的人都不記得到底怎么彌補那個越來越大的窟籠。要是再加上企業的管理人員更換頻繁一點,一定是一個扯不清楚的帳了。
庫存數據的準確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述的事情在我現在的企業里就有。個別問題都病入膏荒了。庫存數據不準確,再好的ERP系統也沒用,什么SAP,什么優秀管理軟件都是胡扯。庫存數據緊靠的就是成本,成本后面緊靠的就是利潤。呵呵,連利潤都錯了,這個ERP系統有用嗎?
![cmd-markdown-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