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質量與成本之間卻存在矛盾:采購方希望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采購價格。然而采購成本的一味降低卻導致供應商選用質量較差的原材料,質量問題頻繁發生,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當采購方要求提高產品質量時,卻面臨了供應商提價的要求。

采購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原材料質量問題和供應商質量問題。二是原材料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品質和交貨上。
四象限分析法平衡質量與成本

質量改善與成本降低是否能夠達到平衡呢?四象限分析法是一個有利的工具。將供應商的產品根據質量與成本兩類因素劃分為四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供應商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產品質量好,但成本高。這類供應商往往掌握某些核心技術或在市場上處于領導地位。采購方若想得到好的價格,必須認真分析其成本構成,采取談判的方式爭取成本的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談判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它能幫助采購方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二、產品質量好,且成本也令人滿意。這是采購方需要極力去維護的供應商,與其進行定期的交流與評估,并可適當采取一些激勵措施或與其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來保持良好的績效。
三、產品質量不好,但成本令人滿意。采購方必須對這一類供應商進行分析,如果產品質量問題是由可以改善的因素造成的(如工藝流程不合理、質量記錄不完善等等),采購方可以與供應商一起攻關,在盡量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找到改善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