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很多企業在上ERP之前,物料的命名基本上雜亂無章,可是大多數企業在上了ERP之后,物料命名還是雜亂無章。為什么呢?企業壓根沒重視命名的重要性。其實,物料命名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物料命名好比基礎學科,基礎數學看似簡單不實用,但它是后續專業學科的基礎。
一套規則的,有意義的,可查詢的,容易理解的,刪改權限控制嚴格的物料命名規則,是很多ERP操作的基礎。比如訂單,生產計劃,領用清單,出庫清單等等。命名有規律,復用性很高,操作就會簡單。否則會堆積大量的無效命名,重復命名。
物料編碼唯一性
唯一性是編碼的一條硬指標。什么叫唯一?一種實物不可再細分,就是唯一性。企業實際過程中還會更復雜一點。比如兩套一模一樣的圖紙,編碼是不是應該一樣?原則上一樣,如果涉及到材料有不同,或者工藝有不同,或者產地有不同,編碼還是要不一樣!原因就是有那么一點點不同。
編碼需要在全企業推行
企業未上ERP,各部門基本各自為政,物料名字五花八門。如果用ERP,那么必須有一套統一的編碼和命名。管理部門必須帶頭做整理,督促各部門使用同一的編碼和命名。并嚴格控制編碼的改動和新增。
要不要使用數字加字母的編碼格式?
傳統的ERP軟件幾乎使用這類編碼方式。通商軟件認為它有萬般好,就是可讀性差,不直觀,不傻瓜化。最好還是以實際名稱來命名比較好。比如步進電機,當然,步進電機有好多規格。這時候,多段命名的編碼方式就比較好了,比如步進電機+220V30A+xxx+品牌。這樣的,基本上可以唯一標識一種產品了。
設計部門或生產部門編排計劃時反復查詢編碼會不會很麻煩?
這幾乎涉及到了ERP的用戶體驗問題。必須承認,要做到編碼深入人心是沒有捷徑的。每個部門每個職員都應該習慣成自然,摒棄掉以前“只方便自己,不考慮他人死活”的習慣。
說到用戶體驗。ERP廠商也必須好好反省。如何方便用戶,也是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