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傳統的加工企業對生產的管理方式,就是“填表”,“隨筆記錄”等手工方式。表面看上去是管理方式,實際上99%屬于無用功。這不是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方式的問題,而是中國式的團隊無法依靠松散的規則來管理生產。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來看生產統計的步驟:
- 填表
- 收上來匯總
- 數據進一步加工,做成報表
- 領導看報表,指導下一步任務
加工企業大多數是這樣的。第一步由工人或助理干,第二第三步由助理干。這種方式為什么是無用功,因為加工企業對如何統計和規則一知半解,定義的太粗。
填表無規范,員工很散漫
散漫的員工造成填表幾乎是隨意性的,缺簽名,缺日期,缺圖號,缺內容。不說數據是否準確,有時候完整性還是個問題。現在鬧“用工荒”,于是企業老板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員工很放任。
助理沒有匯總的技術,缺乏熱情,匯總工作不被重視
統計是個很枯燥的工作,如果原始數據還不完整呢,這實在是個很痛苦的過程。而匯總這項工作,基本上不太受待見也沒人重視,領導只看結果對吧。于是助理就隨便做做,這就是大多數企業的現狀。原始數據不準確,匯總表更加容易出錯。
領導只看結果,也不關心
中小企業的老板基本上都是跑業務的。都說業務充足,誰還自找麻煩管生產呢。偏偏生產難管,有些老板就偷懶只做做表面功夫,比如看報表。這種敷衍的心態,看和不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