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作為同樣做軟件開發的通商軟件,寫這樣的總結并不容易。外包軟件開發本身不是壞事,但跟我們平時買鞋子買衣服差異很大,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軟件要什么樣?也許買家都說不清楚。
上總結
如果出于省錢的目的,外包切忌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便宜無好貨”這句話,放在軟件開發外包中,幾乎可以放大到“便宜絕對沒好貨”。
軟件的成本,大多來自人工成本,也就是技術人員的工資。目前一線城市的技術人員工資月薪普遍在1w左右,那么如果是公司來承接項目,一個月的花銷怎么也要2w。對于一個稍顯復雜的項目,如果花兩個月起碼也要4w,而且還是一個人。同時你還有一個致命弱點,時間花多久你沒譜,于是你很可能花冤枉錢在效率不那么好水平一般的團隊身上。
于是:要外包,先要有花錢的打算。
作為買家,本身強勢很重要
如果你不是致命的企業或者部門,那基本就挺弱勢,否則就很強勢。強勢的好處就是,外包商認為還有從你那兒持續賺錢的可能性,于是你就強勢了。
需求不清楚,外包很不靠譜
如果你錢不夠,又不強勢。那么只有在需求文檔上面下功夫了。很可惜的是,“買家都不知道軟件是什么樣”這種情況幾乎占軟件開發外包的九成。有點模糊概念都不行。必須清楚到細節。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軟件是照抄別人的還好說,否則都是首創,買家很難把軟件需求方方面面都想的很清楚。比如企業訂制ERP,通商軟件相信幾乎百分百的企業說不清ERP到底要干嘛。
需求不明確,開發過程中就容易扯皮。外包商很容易不耐煩,覺得你提出各種各樣事先沒有提出的需求,無端增加他們的工作量,于是就要加錢,當然買家不傻,肯定覺得這樣的需求很正常,不愿加錢。沖突到一定程度,項目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