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 & MES 生產管理系統
10萬用戶實施案例,ERP 系統實現微信、銷售、庫存、生產、財務、人資、辦公等一體化管理
在中國的互聯網大潮下,越傳統的企業越容易被人們忽視。傳統企業往往是落后的代名詞,被認為遲早要被淘汰。通商軟件長期接觸傳統企業,雖然是少數,傳統企業中不乏堅持和創新,這些企業值得點贊。
醬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日本有句俗語叫“和食始于醬油、終于醬油”,也就是說在吃日本料理時,從始至終都離不開醬油。而在日本,談到醬油,首先想到的品牌毫無疑問便是龜甲萬(Kikkoman)。在競爭激烈的日本醬油市場上,龜甲萬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日本醬油市場約50%的份額被五家大公司牢牢占據,剩余的半壁江山則是被1400多家中小醬油廠商瓜分。而在這五大公司中,龜甲萬一家的市場份額就高達約31%,其他四家公司的份額總和不足20%,居龜甲萬之后的YAMASA為11%、正田為6%。但是,如果你認為龜甲萬在醬油領域的強勢地位僅限于日本國內,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三菱、三井等巨頭面前,龜甲萬的體量要小得多,每年銷售額只有30億至40億美金,但龜甲萬卻堪稱是日本最早踐行國際化、也是國際化戰略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那么,這樣一家企業是如何存活到現在的呢?
從醬油作坊到“八家共治”
對比研究其他的日本家族企業會發現,龜甲萬基業傳承的最大特色恐怕便是“八家共治”。
龜甲萬公司是由三大家族的8支家系的事業整合而成,公司默認的規矩是:只允許每支家系派出一位成員進入公司,此人能否成為公司董事全看個人造化,在競爭之下,只有被公認最優秀的那位才可以接班,同時不排除選擇8支家系以外的優秀職業經理人接任。
對于創新,目前龜甲萬海外戰略、尤其是在歐美市場上的巨大成功,無疑是最好的證明。1970年代,龜甲萬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立歐美地區最大的醬油工廠時,高梨一郎回憶,當地的美國人“沒有幾個人能分得清醬油和印度墨水有什么區別”。龜甲萬要求日本員工必須散住到威斯康辛州的各個美國人社區、與當地人一起學習英語,并將美國人常用的食材全部運回日本進行研究,以開發出最適合當地口味的醬油等佐料。
對于龜甲萬從一家醬油作坊成長為國際化的企業,現任總裁堀切功章(第13任、堀切家族成員)認為原因就在于持續的創新。在龜甲萬看來,傳統和革新并不矛盾,而是有機地融為一體。堀切總裁表示,“所謂傳統,不過是革新的不斷累積”
實際上,龜甲萬對傳統極為堅守。比如,龜甲萬有個有趣的傳統:即使是在海外建廠,也會堅持舉行神道儀式。“即使是在美國、荷蘭等地建廠,我們也會特別邀請當地的神官來主持這一流傳了2000年的儀式。因為我們的祖先認為,只有凈化過的土地,才是龜甲萬生根之處”,高梨一郎如是說道。
對于基業長青,龜甲萬名譽董事長茂木友三郎有自己的心得,“企業的基業長青,就是面對各種挑戰,不斷通過努力加以克服的循環往復。常言企業壽命為30年,確實往往大約30年左右就會遭遇一次大問題。企業能否基業長青,關鍵是能否克服這些大問題。墨守肯定是不行的,還必須主動應對,正因為我們一直都以積極的姿態面對,所以才走到了今天。”